好学网:

德国留学生真实现状

1、攻读硕士学位的德国学生总数为495,172人,其中综合性大学343,019人,应用科技大学152,153人。此外,还有78,348名德国学生攻读博士学位,以及334,069名学生就读于“其他”类别,可能包括文凭课程或专业课程。国际学生在德国攻读学士学位的总数为130,478人,其中综合性大学66,178人,应用科技大学64,300人。

2、在德国求学,学费低廉,房租相对便宜,学生每月还能领取到国家规定的生活保障金,数额约为700欧元,这使得在德留学成为了一种相对经济的选择。然而,赴德留学生面临着不小的学习压力。这种压力不仅源于国内的学习准备,还来自于全新的语言环境和文化适应。

3、兼职工作:留学生被允许每周工作一定小时数,这不仅可以帮助缓解经济压力,还能提供宝贵的工作经验。 社交与休闲 国际学生社群:多数大学都有国际学生会或类似的组织,为留学生提供社交和相互支持的平台。探索欧洲:德国地处欧洲中心,留学生可以方便地访问其他欧洲国家,享受旅行的乐趣。

4、德国留学生就业情况良好,失业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其中,普通大学毕业生和多科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失业率分别为2%和3%,远低于全国9%的平均失业率。留学生就业形势尤其优越。在收入方面,大学毕业生税前平均年薪达到3万欧元,医学院毕业生可达5万欧元,人文学科留学生则为7万欧元。

5、德国留学生的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。 2019年德国毕业的国际学生中,超过70%在毕业三个月内找到了工作,这一数字在国际范围内显著高于其他国家。

中国留学生在德国国际学生中占比怎么样

中国留学生在德语水平上表现出色,31%达到了C1/C2水平,56%达到了B1/B2水平,而只有13%的学生达到了A1/A2水平。在专业选择上,工程专业是留学生中选择最多的,分别占各类大学的41%、37%和57%。

德国是中国派遣留学人员最多的欧洲国家。目前中国在德国的留学人员多达1.2万多人,德国洪堡基金会每年对外提供的500名奖学金名额中,中国占13%,位居各国之首。德国近87所大学与中国近200所大专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。

工程领域国际学生比例较高,占所有国际学生的41%,这可能与德国在工程领域的全球声誉有关。法律、经济和社会科学领域德国学生比例较高,占所有德国高等教育学生的40.7%。德国学生中,大多数就读于学士学位。国际学生则倾向于攻读硕士学位。

根据statists.de的数据,在2019/2020冬季学期,德国的中国留学生人数达到了44490人,位居第一,排在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土耳其和印度。这意味着,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并不算少。然而,相比英国和美国,前往德国留学的人数仍然较少。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。

为什么德国留学不火

1、毕业前景问题。对于想在国内进入企业工作的同学来说,德国学历的含金量没那么足。而且大部分德国学校都是10月份开学,和秋招时间有冲突,想要回国工作的话,要么春招碰运气,要么毕业一年后才能正式工作。且在德国留学期间,学业压力大,课外经历少,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不足。

2、德国留学的数量相对较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语言障碍:德语是德国的官方语言,相对来说不像英语普及度那么高。因此,德国留学需要学习德语,这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,也增加了留学的难度。留学费用:尽管德国的大学学费相对较低,但生活费用和其他费用可能会较高。

3、时间成本高:第一,语言学习时间长:在德学习一年到两年。第二,硕士阶段普遍存在延期毕业的情况,因为德国大部分学校有补课情况,且有专业强制要求实习,peojekt等项目,所以学习时间较长,有好几个本科985的同学在德国,读了4年多五年,才硕士毕业回国。同龄人已经在公司里占据一席之地。

4、语言。大多数都去英美国家因为不用学语言,而在德国读书大部分都要德语授课,学语言就要花一些时间。在德国读语言很严格,一个级别读两个月读完考试,笔试和口试,通过才能读下一级别,否则要重新上那个级别。有读两年语言没过回国的,还有因为语言没过错过开学的,耽误时间。申请学校。

5、很少人去德国留学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语言障碍、文化差异、教育制度不同以及留学费用相对较高等因素。拓展知识:首先,语言是留学的一大障碍。德国的主要语言是德语,对于不会讲德语的学生来说,语言可能成为他们留学的困难。尽管有些大学提供英语授课的课程,但是,日常生活中仍然需要一定的德语能力。

6、首先,德国的语言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。德语是德国的官方语言,但是很多国际学生都不熟悉德语,因此,他们可能会遇到语言障碍。此外,德国的学习环境也不太友好,学生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,而且德国的学费也比较高,这对于许多国际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。